繁体: 拼音:lì yuè 注音:ㄌ一ˋ ㄩㄝˋ 部首: 总笔画:9 异字体:櫟 㰛 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 五行属性: 笔顺编号:123435234 笔顺笔画:一丨ノ丶ノフ丨ノ丶 笔顺读写:横竖撇捺撇折竖撇捺

基本字义

栎(櫟) lì(ㄌ一ˋ)

(一)、落叶乔木,叶子长椭圆形,结球形坚果,叶可喂蚕;木材坚硬,可制家具,供建筑用,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。亦称“麻栎”、“橡”;通称“柞树”。


详细字义

櫟 lì

〈名〉

(一)、 即“麻栎”。通称“柞树” [sawtooth oak]

栎,栎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山有苞栎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晨风》

白于之山,下多栎檀。——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

槠栎草斗之实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
(二)、 一种落叶乔木,花黄褐色,果实叫橡子或橡斗。木材坚硬,可制家具,供建筑。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。叶子可喂柞蚕。另有一种栓皮栎,树皮质地轻软,富有弹性,是制造软木的主要原料

山有苞栎,隰有六駮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晨风》

(三)、 又如:栎散(栎木一类无用的木料);栎樗(比喻无用之材。作为才质不好的谦词)

(四)、 栏杆之类 [railing;banisters;balustrade]

建章宫后阁重栎中,有物出焉。——《史记》

(五)、 古都邑名,春秋时郑国别都 [capital of Li],在今河南省禹县


词性变化

櫟 lì

〈动〉

(一)、 刮;敲;搏击 [strike]

嫂厌叔,叔与客来,嫂详为羹尽,栎釜,宾客以故去。——《史记·楚元王世家》

栎雌妒异,倏来忽往。——潘岳《射雉赋》

(二)、 啮咬 [chew]

以牙栎之,裁断皮出血。——《艺文类聚》引《广志》

(三)、 另见 yuè


百度释义

栎。植物的一个种类,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欧、亚、非、美四洲。同时也是《山海经》中记载的一种异兽,状如鹑,黑文而赤翁,食之已痔。


康熙字典

櫟【 辰集中 】【 木部 】康熙筆画: 19画 部外筆画: 15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


说文解字

櫟【 卷六 】【 木部 】

木也。从木樂聲。郎擊切

(櫟)櫟木也。秦風隰有苞櫟傳曰。櫟木也。陸機曰。苞櫟、秦人謂柞櫟爲櫟。河內人謂木蓼爲櫟。椒榝之屬。其子房生爲梂。木蓼子亦房生。故說者或曰柞櫟。或曰木蓼。機以爲此秦詩也。宜從其方土之言。作櫟是也。按陸意謂秦詩當是柞櫟。今觀許櫟梂二篆連屬。正與陸所云木蓼子房生爲梂者合。然則許意謂木蓼也。艸部云。草?、櫟實也。一曰様?。木部栩下云。柔也。其草一曰様。此則謂草?爲櫟實。正陸所謂秦人謂柞櫟爲櫟。又云。栩今柞櫟也。草下櫟實字非木部之櫟。許意栩柔、様草爲一物。是名柞櫟。亦名櫟。而非柞也。亦非子梂生之櫟也。柞與棫爲類。櫟似椒榝。鄭箋大雅云。柞櫟也。則以柞與柞櫟合爲一耳。從木。樂聲。郎擊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

音韵参考

[ 上古音 ]:药部来母,lyk
[ 平水韵 ]:入声十二锡
[ 国 语 ]:lì,láo,yuè
[ 粤 语 ]:lik1

方言意思

⊙ 粤语:lik1

⊙ 潮州话:lêh8


英语解释

chestnut-leaved oak; oak


编码信息

栎字UNICODE编码U+680E,二进制: 0110100000001110,十进制: 26638,HEX编码:E6A08E,UTF-8: E6 A0 8E

五笔:STNI 仓颉:DHVD 郑码:FRKO 电码:2929 区码:7261 统一码:680E 规范编号:4155 四角号码:42994

栎的同音字


大家在查的字